媒体记者采访受阻的反思

期次:第879期       查看:129

    当代社会,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和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在处理各类事故的现场,媒体记者常常面临着“不受欢迎”的境遇。这种情况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批评,也引发了社会对舆情控制的反思。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分析“劝离”记者控制舆情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启示。

    据网传视频,313日中央总台记者杨海灵在燕郊爆燃事故的核心现场开展直播报道。她介绍了当地的交通情况,表示当地“在五百米之外架起安全的警戒线。”随后她继续说“在现场我们能够看到……”此时,有两名黑衣男子上前,挡住镜头,中断了记者的直播连线采访。还有一段网传视频显示,一名穿着带有“CM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标志的女士说“我们三个央视记者被十几个人推搡啊……”据笔者实地探访,事故现场确实存在清场现象,而这一份“逐客令”的名单中也包括媒体朋友。

    殊不知,事故发生时媒体的报道和监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媒体记者的职责是报道事实、揭露真相、监督权力,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往往会采取粗暴驱离媒体记者的手段,试图以此控制舆论,限制信息的流通,将社会舆情降到最低,以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利益。然而,粗暴驱离媒体记者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公众新闻自由和言论权,也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媒体记者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其报道和监督对于揭露事故真相、保障公众利益至关重要。

    粗暴驱离媒体记者的行为不仅会引发公众的愤怒和不满,也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动荡,对事故的舆情往往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公众对事故的关注和质疑不会因为有关方面的粗暴行为而消失,相反,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更多的猜测和质疑,导致舆论失控和社会秩序混乱。官媒记者遵守新闻伦理规范,专业客观地报道,能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缓解公众焦虑。身处于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官方权威媒体的失声必然会助长“博眼球”营销号的气焰,从而导致流言漫天,政府失陷舆论阵地,导致政府的公信力受损和民众的情感受到伤害。而最终,这种粗暴“一刀切”的行为也容易引发媒体和公众的联合抵制,使事故处理变得更加困难。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反思。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媒体记者的报道和监督是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保障,应该尊重记者的职业素养和采访权利,并提供更多便利,方能共同推动事故后续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我们也需要健全政府与媒体的沟通联系机制,避免因为个别工作人员的不当行径而损害整个公职机关的形象和利益。最后,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堵不如疏”,要善于运用媒体发现矛盾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为灾害处置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

    灾害已不幸,莫让舆论管控“乱上加乱”。

 (撰稿:新闻B232  魏炳垚)